五:平常心是道
五:平常心是道
漫談人生之五:( 平常心是道 )
古語云:( 稳當話,即是平常話,無奈听稳當話者不多。本份人,即是快活人,無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!)
平常心是道,平常心不是什么都不去想,不去做,不去争取,也不知退止。平常心是説:人要各安本份地去做好自已,対自己行为負責,对家庭負責,対社会負責。平常心,实在含有無限深意。
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在各個阶段,都要按步就班地去做好自己,洽如其份地在求学時期要用心学业,青年出來社会做事要尽心尽力、努力進取,结婚後对妻儿关愛,孝敬双親,和睦兄弟姊妹,中年己撑握人生一定经驗,対公司、社会作出貢献,提携後輩,上和下睦,平衡社会。老年是個長者了,長者人生经驗丰富,淡泊名利。
就像長江大河,上流:青年,萬馬奔騰,波涛汹湧。中流:中年,中流砥柱,稳定社会。下流:老年,波灡壮阔,平静無波,静稍稍地流入大海,歸於平淡,歸於自然。
在普羅大眾中,很多家庭本耒过得平静、和諧、快樂、但由於双方其中一個染上不良嗜好,那家庭一定会受到影响,严重的会使到家庭破碎,影响親朋,損及社会,這証明知足常樂的可貴。
平常心是道,平常心凡事都要隨缘,除了個人努力外,要順其自然地去做。一個人想事业成功,单靠努力是不够的,要加運氣。但若只慿運氣也不成,還要努力,這样亊业才會成功。我們要知道,人生的欲望無穷,永逺没有满足;假若任其放縱恣肆,那么所資以养生的实是害生,甚至明争暗斗;使到社会不安宁,不协調。若要返本清源,首先要從节儉着手。即使抛开脱俗成名、超凡入聖不说,而為了個人生存,社会秩序,也有足够理由叫人摆脱俗情,减除物累。
我們做任何事都要留有餘地步,(天道忌盈),所以要致虚守静,致虚守静是道家思想,道家思想以虚無为本,認为天地之間是虚無状态,但它的作用却從來不穷,萬物就是從這虚空之处湧現出來。雖然萬物纷纷耘耘,千態萬状,但最後縂要回到虚空之中。
所謂盈,表示自满。为人亦忌盈忌满,(持而盈之,不如其己。揣而銳之,不可長保。)這段道德経中的話,同样説出了知進而不知退,善争而不善讓的禍害。叫人凡亊都要適可而止。我們不難從汉初的韓信誅戳,萧何繫獄這二件事上得到証明。
人的出身貧賤富貴,未必能影响人的一生枯榮。不为出身環境所限,才是最重要的关鍵!贤者说:世露风霜,吾人煉心之境也!世情泠暖,吾人忍性之地也!
人心有如弯弯曲曲的流水,世事就像重重壘壘的高山。人生的道路,本來就不容易走,惟有坚强面対,不畏宿,不退後,才會有成功希望。
平常心是道,這二個字希望人人都能体會得到,做得到,這样我們的生活才能够平静、和諧、知足。人間到處是净土,是樂土。希望人人能知足常樂,做一個平凡、知足、常樂的人!
( 同是一件事,同是一句話,我們的态度和說法,如果和氣謙遜,会帮助我們达到目的。反之,卖了很大的力氣,不但不能达到目的,甚至还会遭人誤会,造成相反的結果!)
( 做一名泛舟江上的隠士,也許不必受世俗所干扰,山無言,水也無言,人間的嘈雜,似乎距離我無限的遥遠!)
佛弟子登為